油價新機制后中間貿易商失去油的動力
10日起汽、柴油價格每噸提高95元,是成品油新定價機制推出后的首次上調
中間貿易商失去囤油動力
此次油價上調幅度較為溫和,對物價影響不大
按照現(xiàn)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,國家發(fā)改委5月9日發(fā)出通知,決定將汽、柴油價格每噸提高95元,測算到零售價格,90號汽油和0號柴油(全國平均)每升分別提高0.07元和0.08元,調價執(zhí)行時間為5月9日24時。這是發(fā)改委推出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方案后的首次上調。
本次調價對物流業(yè)影響有限
油價上調最直接的影響是汽車油耗成本增加。卓創(chuàng)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陳晴表示,由于幅度很小,因此本次調價對物流業(yè)的影響有限。以載重50噸的物流貨車、月跑1萬公里左右的貨車為例,單車在下一個成品油計價周期內油耗成本將增加150元左右。私家車方面,對于月跑2000公里,每百公里8個油的普通家庭,意味著下一個計價周期的油耗成本將增加不足6元。
同時,成品油價格作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組成部分,油價上調也將對整體物價水平產生一定影響。但是,專家表示,此次油價上調幅度較為溫和,對物價影響不大。
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測算,本次調價對CPI的直接影響很小,僅能拉低CPI指數(shù)0.0023個百分點。他說:“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后,頻繁的調價反而減少了對于CPI的直接干擾。”
國內汽柴油市場剛性需求未完全恢復
由于本次調價是油價新機制出臺后的首次上調,因此對于新機制能否抑制此前盛行的囤油投機行為也頗受市場關注。金凱訊總經理張魁寬表示,油價新機制將調價周期縮短為10天,國際油價單日變化都會對油價調整能否實現(xiàn)造成很大影響,再加上沒有公布調價所掛靠的油種,所以,中間貿易商很難對油價調整進行準確預測,也就失去了囤油投機的動力。
卓創(chuàng)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秦文平也表示,新調價機制出臺以來,10天的調價周期讓中下游商家無暇投機,在保證正常需求的同時,很少囤購。但是,當前國內汽柴油市場剛性需求仍未完全恢復,下游備貨消化緩慢,整體成交難以出現(xiàn)實質性好轉,市場對整個5月份行情并不看好,多以謹慎操作為主。
國際油價已是強弩之末
今年國內是否會再遭遇高油價的沖擊?對此,專家認為,國際油價進一步沖高的動力不足,高油價再度來襲的風險不大,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并不明顯。“國際油價已是強弩之末,繼續(xù)大幅反彈的動力不足。”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。